杏耀开户_2021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干货汇总(一)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于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召开。
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黑色产业链、下游家电、汽车、机械、建筑、金融等行业客户,共同探寻行业和市场的新未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奉上的精彩干货,看重量级专家如何对钢铁市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读,助力钢铁产业链参与者提前布局20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陈昌盛
判断2021年的经济形势以及钢铁行业的重点,可以把它概括成三个一百。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本质很多,其实最根本的一条是中美战略力量的博弈,本质的一条是中国的崛起;二是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三是百年发展目标转段,主要是开启了新的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整个国家的战略布局会在新阶段有很多布局和安排。
回顾整个2020年的工作成果,可以概括成三个率先:一是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二是率先复工复产。特别是大宗商品行业,我们在三四月份的时候,上面领导特别关注复工复产的环节。我们调研了各个环节,我们每天要向国务院报告日度数据,其中我的钢铁也参与了这个工作,有很多报告报给了中央领导人,监测大宗商品行业的快速复工复产。三是率先经济回正。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基本只有中国经济实现了正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在经济领域上,有两个超预期,一是外经外贸的超预期。中国成了国际的产业链的大本营,出现了大量的订单转移。对于全球意义重大,给全球提供了抗疫物资。二是整个经济的韧性。特别是在场的企业为代表体现了顽强的韧性,总的来说就是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在疫情的考验中,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而这一切,离不开党中央的强力领导和中国市场机制的不竭动力。
展望整个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第一,国际经济将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二,疫情不会因疫苗短期消失;第三,中美关系可能小缓和;第四,国内经济逐步回归常态;第五,后延风险将有所暴露;第六,需要把握政策调整的节奏力度。
明年国内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季度经济增速前高后低,季度间落差较大;二是短期出现高增,增速主要受低基数影响,并不意味着经济过热;三是明年GDP的基数效应为3.3个百分点左右;四是合并2020和2021年两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左右,略低于“十四五”时期5.5%左右的潜在增速;五是2020-2021年两年累计GDP绝对规模增量,要略小于2018-2019这两年。
最后,钢铁行业需要重点关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发展、长租房制度和碳达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张明
从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来看,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深陷“长期性停滞”,一般而言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复苏滞后于发达国家2年左右。当前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处于历史性高位,金油比已经达到令人不安的水平。从中期来看,全球经济存在三大忧虑:一是疫情后发达国家央行大放水,负利率格局进一步加深;二是全球政府债务接近历史高点,疫情后各国财政大扩张,如美国财政支出接近其GDP比重的8%;三是全球财产分配失衡显著恶化,如美国财富马太效应显现,财富分配结构接近大萧条时期,社会流动性显著下降。基于上述分析,预计2021年全球油价震荡向上、金价先调整后上升、美股不可过分乐观。
从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来看,下一阶段的结构性改革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为此需要扩大消费并促进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新一轮区域一体化。预计人民币币值短期仍存在走强空间,但较为有限。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在2020年陷入深度衰退,在2021年的复苏速度可能滞后于预期;未来疫苗上市虽有利好,但不确定性仍然较强,全球产业链演变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动荡可能仍将持续,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在疫情之后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就中国而言,2021年全年增速或将到达8%;未来应对疫情仍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五中全会后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有望得到实质性提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骆铁军
2020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呈现出“高需求、高产量、高成本、有效益”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了钢铁需求显著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历史水平。二是进出口市场出现阶段性粗钢净进口,与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的繁荣,消纳了其他国家生产的钢铁产品。三是钢材库存快速回落,恢复到合理水平。四是企业经营状况好于预期,钢铁协会重点统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均低于去年同期,债务结构和资金状况进一步优化。
从总体上看,面对新冠疫情,中国钢铁行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展望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钢铁行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中国将实现8.2%的增长,中央又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钢铁工业描绘了美好的市场预期,对钢铁需求将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随着市场对铁矿石炒作预期的消化和现实兑现,铁矿石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铁矿石、废钢、焦煤价格持续高位,也将支撑钢材价格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高成本将严重压缩钢铁企业利润,钢铁行业要维持今年效益水平有较大难度。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全行业共同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在2021年延续今年行业发展态势,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钢铁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间,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规模的问题。今年钢材消费强度是“非常态”的,是国家特殊刺激政策下拉动的结果。我国的环境已难以承受钢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国际环境也不允许中国大量出口来消化钢产量。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将承担起维护世界钢铁市场均衡的责任。
二是如何破解高价格铁矿石难题。近期铁矿石上涨存在不健康因素,资本炒作现象明显,铁矿石应该是供需均衡定价,要从多路径增加铁素供给建立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完善期货市场规则并加强监管。
三是继续提升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话语权,为行业、为国家提升产业链安全提供支撑,推动更多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四是做好“碳达峰”准备,努力推进“碳中和”。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5%-19%,是落实碳排放重要的责任主体。骆铁军表示,钢铁协会将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研究低碳路径,深耕低碳发展难点、破解低碳转型困局,有序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西泽金融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赵建:
西泽金融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 赵建
今年大宗商品经历“过山车”的行情,上半年市场比较悲观,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力十足,钢材价格也在涨,但是钢铁实体企业盈利很少,盈利的是金融企业。宏观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力源泉,钢铁行业尤其要关注宏观面信息,重点是三个宏观因子:经济周期,双杠杠(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商品库存。
拜登当选后的施政方针主要五个方面内容:一是修复,防控疫情,弥补裂痕,回归常识;二是切割,与特朗普的施政政策划清界线;三是守成,守住特朗普时期的经济、股市成果;四是改变,应对新问题,谋求新发展;五是出击,重塑美国大国权力,用新手段遏制中国。
拜登+后疫情时代,中国将开启新周期——全球供应的制造业周期,这是黑色金属产业链和周期股大涨的基础,全球最大的疫情安全区会重塑“中国制造”的地位。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会继续复苏,中国制造会延续良好势头,要重估全球产业链对中国制造业及黑色金属产业链的影响。目前通胀创新低+汇率创新高,信用风险加大,货币可能稳中有升,双循环体系会强化经济安全,鼓励实体经济和制造业。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程实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应该从多角度来分析,短期影响好比按下“暂停键”,长期影响类似“快进键”。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正加速从线下模式转换为线上模式、从传统经济切换至数字经济的新模式。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巨变,中国在政策上做出新举措,确立新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
过去四十年全球经济行之有效的增长范式在当前受到空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要素的持续投入陷入瓶颈。例如,二孩政策的推出对改善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实际影响较小,人口红利持续消退,宏观负债率已经超过250%,因此,在中国通过持续投入资本要素来谋求经济增长的难度不断增大。二是全球公平、效率问题正在突显。以中国为例,2019年中国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16.8%,但是人民币在整个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占比不超过2%,IMF投票权份额仅6%,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与权力错配矛盾仍然突出。三是全球化的推进面临较大挑战。2017年之前全球关税水平不断下降,但是2017年之后全球关税水平拾级而上,全球化放缓,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综合上述背景,中国经济仍需要通过继续发掘自身潜力、开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来谋求未来的长远发展。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双循环”是中国适应外部变化、进一步激发潜力的必然选择。中国提出的“双循环”主要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通过更多的科技投入,畅通中国经济内循环;第二是把中国经济的内、外循环推到更高的发展维度,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和质量升级。从全球价值链改变的角度来看,“双循环”是适应了全球价值链过去十年关键变化的趋势,是全球价值链转变的需要。未来15年,在“双循环”背景下,内需将被着重刺激,激发一系列新的机会,新型城镇化会带来整个消费升级重心的下沉。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一系列新的趋势、新的赛道正在形成,当全球经济进入到未来疫情结束之后的通道时,中国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来推动未来全球化拾级而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
关于实行双循环还是内循环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经验及国内外环境做进一步探讨。
以苏联发展为例,其自循环经济是较为封闭的,导致70年代以后整个苏联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打破内循环,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融入全球化并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提升,但中国对世界的依赖度在下降。中国崛起与对世界依赖度下降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已经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的情况下,未来15-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应兼顾全球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其次,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开放市场,其开放经济曾带动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也是利用了欧美经济开放的契机。目前,中国出于自身发展格局的考虑提出内循环的发展战略,也应当重视开放经济。
最后,当前中国仍是高投资、高储蓄,且投资主要在基建及制造业领域,未来应当重视解决居民收入增长、消费领域投资不足等问题。
Mysteel高级研究员任竹倩:
Mysteel高级研究员 任竹倩
2020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先抑后扬,均价下移;供需双增,整体前低后高。
品种结构方面,2020年上半年长材价格强于板材价格,原材料价格弱于成品材价格;下半年则反之。
供需平衡方面,预估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同比增长5.0%左右,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3%。利润方面,全年宽幅震荡,热卷前高后低。库存方面,社会库存均值较去年有明显增长,近期去库速度很快,蓄水池功能重新活跃。考虑到全社会库存的变化,预估2020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同比增长近8%。
进出口方面,我国钢坯和生铁净进口同比增加近2000万吨,跟往年相比出现显著变化。预估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5400万吨,同比下降16%左右。今年有一段时间,我国钢材进口要明显高于钢材出口,主要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出口量变化对明年也是较大扰动因素。
原材料方面,2020年焦炭呈现供需偏紧格局,下半年开始去产能,库存较去年明显下降,价格先抑后扬;铁矿石供需缺口收窄,供应前低后高。
下游方面来说,房地产、汽车及四大白电等消费明显向好,对国内市场复苏起到促进作用。流动性相对宽松,货币供应持续增加,对整体价格持续性提供支撑。
展望2021年,国内钢材市场的主导驱动力将由供给向需求转移。
宏观方面,疫苗逐渐落地,全球需求复苏可期;我国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精准;预测2021年我国GDP增长8.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左右,消费增长10%左右。
钢铁市场方面,预测2021年我国生铁增长2.3%左右,净新增产能约4400万吨,产量影响2000万吨左右,粗钢供应增加约3.4%,整体钢材表观消费同比增长2.7%左右;铁矿石供需由紧平衡转向宽松,价格前高后低;焦炭供需双增,价格高位宽幅震荡;废钢依然处于供需紧平衡。
最后,对2021年钢材市场进行总体预测。国内钢材供应增速可能大于消费增速;随着海外消费及投资的恢复,钢材海外需求将由间接出口表现为直接出口更为积极;废钢进口开放,替代部分半成品进口市场。整体来看,全年钢材均价整体上移,普钢价格指数上升5-7%,企业效益维持今年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嘉宾个人学术观点,未经嘉宾本人审核,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资讯编辑:董佳成 021-26094313
资讯监督:顾璘 021-26093393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Mysteel客户自身使用;本文为Mysteel编辑,如需使用,请联系021-26093490申请授权,未经Mysteel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